推拿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

发表时间:2021/6/26  浏览次数:260  
【概述】
    本病泛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(含关节囊、滑液囊、肌肉、肌腱、腱鞘、韧带等)的无菌炎症或退行性改变而致肩部疼痛,肩关节活动日趋受限的一种慢性病变。中医称之谓“漏肩风”。日本称“五十肩”、“冻结肩”等。常见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,女性较多于男性。但近10年来发现本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倾向。
   
    肩关节周围炎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,但可能与肩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,肩部外伤或慢性劳损,肩部活动减少,局部寒冷刺激及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。
   
   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长期劳损和气血不足,再加上风寒湿外邪的侵袭,血不养筋,筋脉拘急废用所致。

【临床表现】
    多为单侧发病,极少数患者双侧同时发病。
   
    初期从肩部隐痛,发展到持续性疼痛。疼痛范围广泛,剧烈者呈刀割样,常可放射至臂部,昼轻夜重,夜间常可因睡眠体位不当而痛醒不能人睡。白天常可因劳累、牵拉、碰撞、受寒等因素而肩痛加剧。
   
    肩关节活动受限是全方位(前屈、后伸、内收、外展、内旋、外旋及环转)的,逐渐加重。患者常可因肩痛和活动受限失去正常梳头、穿衣、系腰带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,十分痛苦。
   
    后期因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,关节僵硬、运动功能丧失,出现肩部肌肉萎缩,尤以三角肌最为明显。
   
    在体征方面有“扛肩”现象(图123),在肩峰、喙突或肱二头肌长头等肩关节周围有明显压病。
 
 

【诊断和鉴别】
    1.诊断要点
 
    (1)中年以上患者,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呈缓慢性发展无其他原因者。
   
    (2)经肩关节X光摄片排除骨关节病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本病。
   
    2.鉴别诊断
 
    对年老体弱、进行性消瘦、精神萎顿、肩痛剧烈伴夜痛者,应高度警惕,怀疑肿瘤时,必须作进一步的肩关节和全身检查。

【治疗】
    1.治疗原则 舒经通络,松解粘连,滑利关节。
   
    2.常用穴位及部位 肩髃、肩内陵、肩贞(此三穴亦称肩三穴)、天宗、肩并、曲池、阿是穴等及肩部。
   
    3.常用手法 滚法、指揉法、掌根揉法、拿法、搓法、抖法、摇法,及关节运动法。
   
    4.操作方法
 
    (1)患者取仰卧位,医生立于其右侧(以右肩关节操作为例),在上臂的前缘用滚法(或掌根按揉法)至肩前,并上下往返3~5次,可适当配合做肩关节外展和外旋的被动运动。继而滚法移至肩外侧三角肌部,在一手做滚法时,另一手托肘部配合做肩关节内收的被动运动。
   
    (2)患者取侧卧位(患侧在上),医生立于其身后,一手在肩外侧部作滚法治疗,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远端作肩关节后伸、内旋臂、屈肘的被动运动(图124)。
   
 
    (3)患者取坐位,医生立于其患侧,指揉肩三穴、天宗、阿是穴,搓肩,拿曲池,摇肩关节,抖上肢,拿肩井结束治疗。

【自我保健】
    1.拍肩捶腰法 患者两足分开与肩等宽,双手自然下垂,以躯干的左右旋转带动上肢拍肩和捶腰的运动(图125)。向左旋转时,左手以空拳的拳背捶腰,而右手以手掌去拍肩关节。反之向右旋转时,右手以空拳的拳背捶腰,而左手以手掌去拍肩关节。左右交替做四个八拍。
   
 
    2.背后拉腕法 患者取立位,患肢向后并内旋手臂做向后摸脊的动作;健手亦同样向后去拉患肢的肮部,并尽可能地向健侧、向腰、胸段方向—一拉动。或做爬墙高举(图126)、牵拉滑轮(图127)等各种方向的关节运动方法。
 
 

【注意事项】
    1.肩部注意保暖,夏季不要冲洗冷水澡,冬天应加用肩袖。
   
    2.坚持关节的功能锻炼,一定要持之以恒。
查看评论[0]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