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里
定义:凡药性温热,能祛除里寒,扶助阳气的药物,叫做温里药。凡以温里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,叫做温里方。 温里法就是运用温热方药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。温理法亦称祛寒法。前人有“寒者热之”,“疗寒以热药”的说法,正是指出温法治疗原则。此类药性多温燥。 由于里寒证的成因有元阳不足,寒从内生或由于外寒直入里等不同,因此祛寒法又可分为温中祛寒,温肾回阳两种。 温中祛寒: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证。症见手足不温。纳谷不化,胸腹冷痛,呕吐泄泻,肢倦神疲、舌淡脉弱等,常用药物干姜、吴茱芋等;常用方剂有理中汤、吴茱芋汤等。 温肾回阳:本法适用于阴寒内盛,阳气衰微之证。症见恶寒倦卧、四肢厥冷、下利清谷、神疲汗出、舌淡苔白、脉沉微,甚则脉微欲绝等。常用药物有附子、肉桂等;常用方剂有真武汤、四逆汤等。 本类方药多是辛燥温热,忌用于热证、阴虚证。对于真热假寒证,应当详细分辩,慎勿误用。
|
回阳救急汤 |
|
【组成】 熟附子9克,干姜6克,人参6克,炙甘草6克,炒白术9克,肉桂3克,陈皮6克,五味子3克,茯苓9克,制半夏9克。 【主治】 寒邪直中三阴,真阳衰微证。四肢厥冷,神衰欲寐,恶寒蜷卧,吐泻腹痛,口不渴,甚则身寒战栗,或指甲口唇青紫,或吐涎沫,舌淡苔白,脉沉微,甚或无脉。(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、休克、心力衰竭等属亡阳欲脱者。) 【正文】 功用:回阳固脱,益气生脉。 用法:水二盅,姜三片,煎之,临服入麝香三厘(0.1克)调服。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,不得多服(现代用法:水煎服,麝香冲服)。 禁忌:方中麝香用量不宜过大。服药后手足温和即止。 方解:本方证是由寒邪直中三阴,阴寒内盛,真阳衰微欲脱所致。素体阳虚,寒邪直中,三阴受寒,故腹痛、吐泻、肢厥、神衰、脉微俱见;身寒战栗、唇指青紫、无脉乃阴寒内盛,阳微欲脱之兆。治当回阳固脱,益气生脉。本方以四逆汤合六君子汤,再加肉桂、五味子、麝香、生姜组成。方中以附子配干姜、肉桂,则温里回阳,祛寒通脉之功尤著。六君子汤补益脾胃,固守中州,并能除阳虚水湿不化所生的痰饮。人参合附子,益气回阳以固脱;配五味子益气补心以生脉。麝香三厘,辛香走窜,通行十二经脉,与五味子之酸收配合,则散中有收,使诸药迅布周身,而无虚阳散越之弊。诸药相合,共收回阳生脉之效,使厥回脉复而诸症自除。 |
吴茱萸9克,人参9克,生姜18克,大枣4枚。
肝胃虚寒,浊阴上逆证。食后泛泛欲呕,或呕吐酸水,或干呕,或吐清涎冷沫,胸满脘痛,巅顶头痛,畏寒肢凉,甚则伴手足逆冷,大便泄泻,烦躁不宁,舌淡苔白滑,脉沉弦或迟。(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、妊娠呕吐、神经性呕吐、神经性头痛、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。)
功用:温中补虚,降逆止呕。
用法:上四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去滓。温服七合,日三服(现代用法:水煎服)。
禁忌:胃热呕吐,阴虚呕吐,或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本方。
方解:本方证乃肝胃虚寒,浊阴上逆所致。肝胃虚寒,胃失和降,浊阴上逆,故食后泛泛欲吐,或呕吐酸水,或干呕,或吐清涎冷沫;厥阴之脉夹胃属肝,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,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,故巅顶头痛;浊阴阻滞,气机不利,故胸满脘痛;肝胃虚寒,阳虚失温,故畏寒肢冷;脾胃同居中焦,胃病及脾,脾不升清,则大便泄泻;舌淡苔白滑,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。治宜温中补虚,降逆止呕。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,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,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,一药而两擅其功,是为君药。重用生姜温胃散寒,降逆止呕,用为臣药。吴茱萸与生姜相配,温降之力甚强。人参甘温,益气健脾,为佐药。大枣甘平,合人参以益脾气,合生姜以调脾胃,并能调和诸药,是佐使之药。四药配伍,温中与降逆并施,寓补益于温降之中,共奏温中补虚,降逆止呕之功。
吴茱萸汤
【组成】
【主治】
【正文】
饴糖30克,桂枝9克,芍药18克,生姜9克,大枣6枚,炙甘草6克。
中焦虚寒,肝脾不和证。腹中拘急疼痛,喜温喜按,神疲乏力,虚怯少气;或心中悸动,虚烦不宁,面色无华;或伴四肢酸楚,手足烦热,咽干口燥。舌淡苔白,脉细弦。(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肝炎、慢性胃炎、神经衰弱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,肝脾不和者。)
功用:温中补虚,和里缓急。
用法:上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渣,内饴,更上微火消解。温服一升,日三服(现代用法:水煎取汁,兑入饴糖,文火加热溶化,分两次温服)。
禁忌: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;阴虚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。
方解:
本方病证因中焦虚寒,肝脾失和,化源不足所致。中焦虚寒,肝木乘土,故腹中拘急疼痛、喜温喜按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中焦虚寒,化源匮乏,气血俱虚,故见心悸、面色无华、发热、口燥咽干等。症虽不同,病本则一,总由中焦虚寒所致。治当温中补虚而兼养阴,和里缓急而能止痛。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,温补中焦,缓急止痛。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,祛寒邪;酸甘之白芍养营阴,缓肝急,止腹痛。佐以生姜温胃散寒,大枣补脾益气。炙甘草益气和中,调和诸药,是为佐使之用。其中饴糖配桂枝,辛甘化阳,温中焦而补脾虚;芍药配甘草,酸甘化阴,缓肝急而止腹痛。六药合用,温中补虚缓急之中,蕴有柔肝理脾,益阴和阳之意,用之可使中气强健,阴阳气血生化有源,故以“建中”名之。
本方是由桂枝加芍药汤,重用饴糖组成,然其理法与桂枝汤有别。桂枝汤以桂枝为君,具有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之功,主治外感风寒表虚,营卫不和证;本方以饴糖为君,意在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,主治中焦虚寒,虚劳里急证。
小建中汤
【组成】
【主治】
【正文】
蜀椒6克,干姜12克,人参6克。
中阳衰弱,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。腹痛连及胸脘,痛势剧烈,其痛上下走窜无定处,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攻撑作痛,呕吐剧烈,不能饮食,手足厥冷,舌质淡,苔白滑,脉沉伏而迟。
功用:温中补虚,降逆止痛。
用法:上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去渣,内饴糖(30克),微火煮取一升半,分温再服,如一炊顷,可饮粥二升,后更服,当一日食糜,温覆之。
禁忌:斟酌。
方解:大建中汤则纯用辛甘之品温建中阳,其补虚散寒之力远较小建中汤为峻,且有降逆止呕作用,故名大建中,用治中阳衰弱,阴寒内盛之腹痛呕逆。
大建中汤
【组成】
【主治】
【正文】
人参6克(现用党参)、干姜9克、炙甘草6克、白术12克。
脾胃虚寒证,症见腹痛、池泻清稀、呕吐、不渴、或腹满食少、舌淡苔白、脉沉细或迟缓。
用法:水煎服,也可炼蜜为丸。
功能:温中祛寒,补气健脾。
方解:本方是治疗脾胃虚寒的常用方剂。方中以干姜温运中焦,祛散寒邪,恢复脾阳,为主药;辅以人参补气健脾,振奋脾胃功能;佐以白术健脾燥湿;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,合用具有温中祛寒,补益脾胃的作用。
临床应用:
1.本方具有温中散寒,补益脾胃的作用,是一温补的方剂,适用于中焦虚寒所致之各种病证。以脉象沉细或迟缓,舌淡苔白滑,溲清便溏,畏寒肢冷为辩证要点。
2.本方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证。寒多者以干姜为主药;虚多者以人参为主药;虚寒俱甚者,则参、姜皆为主药。如泄泻较频,方中白术改用土炒,以增加涩肠止泻的作用。如虚寒较甚,而见面色?白,手足不温,或昏睡露睛,可加熟附子,以加强温阳祛寒之力,名附子理中丸、或再加肉桂,名附桂理中丸,其补阳祛寒之力更大。
3.本方用于中焦虚寒,如慢性胃炎、溃疡病、慢性结肠炎、胃下垂等。
理中汤
【组成】
【主治】
【正文】
熟附子9克、干姜9克、炙甘草12克。
1.少阴证,阳气虚衰,阴寒内盛所致的四肢厥逆,恶寒倦卧,神疲欲寐,下利清谷,腹中冷痛,口淡不渴,舌淡苔白,脉沉弱等证。
2.误汗或大汗所致的亡阳证。
用法:水煎服。
功能:回阳救逆。
方解: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热、温发阳气、祛散寒邪,为主药;辅以干姜温中散寒,协助附子回阳之力;佐以甘草温养阳气,并能缓和姜、附之过于燥烈,共成回阳救逆的方剂。
临床应用:
1.本方加人参,名四逆加人参汤,功能回阳复阴,适用于泄泻不止,大汗或大出血后的手足厥冷、脉细欲绝的证候。
2.各种疾病发展到阳虚寒盛的休克期,或因虚脱所致的手足厥冷、心悸气短、脉沉弱者。
3.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、小儿消化不良等剧烈吐泻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。
注意事项:本方治四肢厥逆,属于阳虚阴盛之证。如四肢厥逆因于阳气内郁,不能外达四肢者,此乃四逆散证,非本方所宜。
四逆汤
【组成】
【主治】
【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