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苓白术散 补气方剂

发表时间:2021/6/25  浏览次数:393  
 【简介】本方来源于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
    【功用】补气健脾,渗湿止泻。主治脾胃虚弱,食少便溏,四肢乏力,形体消瘦,胸脘痞塞,腹胀肠鸣,面色萎黄,舌苔白腻,脉细缓。
    【组成药物】人参(去芦)、白茯苓、炙甘草、白术、山药各1000克,莲子肉(去皮)、薏苡仁、砂仁、桔梗各500克,白扁豆750克。
    【用量用法】上药共为细末。每服 6~9克,大枣汤调下,每日2~3次。亦可作汤剂,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。丸剂:每次6克,每日2次。片剂:每次6~12片,每日2次。口服液:每次10毫升,每日2~3次。小儿根据岁数酌减。
    【现代研究】本方能增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,调节胃肠运动,其煎剂小剂量对肠管有兴奋作用,大剂量则能抑制肠管收缩。该方在治疗脾气虚之胃肠病(慢性胃炎、慢性结肠炎、胃或十二指肠溃疡)过程中,能升高患者尿中肌酐、尿酸、尿素氮,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液动力学的指标。
    【进补应用】本方也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的。方中用人参、白术、茯苓补气健脾渗湿为主药。配伍山药、莲子向帮助人参以益气健脾,兼能止泻;白扁豆、薏苡仁帮助白术、茯苓以健脾渗湿。
    再配砂仁,意在行气化滞,醒脾和胃,有补而不滞的优点;桔梗宣通上焦肺气,以通利下焦水道,深寓“提壶揭盖”之义,本品又能载药上行,以补益肺气,体现中医“培土生金”的治法。用炙甘草以健脾益气,调和诸药。本方既适用于脾胃气虚,食少便溏者,又可用于肺虚劳损,咳嗽痰多者。现常用于慢性胃肠炎、糖尿病、贫血小儿消化不良、营养不良性水肿、慢性肝炎、慢性肾炎、蛋白尿久不转阴及其他消耗性疾病,辨证属脾胃气虚挟湿者。亦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结核等肺虚痰多者。
    1.慢性结肠炎 用本方散剂,每日2次,每次9克,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,连服30日为1个疗程。
    2.慢性腹泻 用本方加黄芪30克为基本方,随证加减,每日1剂,水煎服,病情好转后,改为隔日1剂。
    3.过敏性结肠炎 用本方加减:党参15~20克,茯苓10~15克,炒白术12~18克,炒扁豆20~30克,莲子肉8~10克,炒山药15~30克,砂仁6~10克,薏苡仁15~30克,桔梗10~12克,炙甘草3~6克,大枣3~5枚。用水500毫升浸30分钟,急火煎开后改文火煎煮30分钟,取药液后再加水煎煮1次。两煎药液混匀,早晚分服,每日1剂。
    4.肠道易激综合征 用本方九剂合四神丸(中成药)各9克,每天早晨、晚上各服1次。如患者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者,中午再加服香连丸(中成药)5克。
    5.肝硬化 用本方加减:太子参、白术、茯苓各12克,炒薏苡仁、白扁豆、山药各24克,砂仁、山植、陈皮各1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有较好的疗效。
    6.肺心病缓解期 用本方加减:党参、茯苓、白术、山药、炒扁豆、莲子肉、薏苡仁、陈皮各10克,桔梗、砂仁、炙甘草各6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连服1个月,如病情好转可改散剂长期服用。
    7.放疗、化疗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用本方加制半夏为基本方,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放疗、化疗过程中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者(症状有口淡乏味、恶心呕吐、胃脘不适、厌油及食纳减少等)。
    8.小儿脾虚疳积 用本方加减:党参、白术、茯苓各9克,陈皮6克,黄芪、生扁豆、山药各9克,沙参、麦冬、生地、黄精、石斛、乌梅、生山楂、甘草各6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
    9.汗疱疹 用本方片剂,每服6片,每日3次,连服15日,有较满意的疗效。起效时间最短2日,平均5日。
    【注意事项】本方稍偏温燥,阴虚火旺者慎用;高血压及感冒热证者忌用。
查看评论[0]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