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氏补益温通方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

发表时间:2021/6/24  浏览次数:319  
  施维智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500位名老中医之一,位列上海伤科八大家之内,其一生著述较多,如《骨折三期分治法》、《阴阳学说在伤科临床实践的体会》等在中医骨伤界影响深远。施老寝馈清代名医费伯雄之学日久,其宗费氏《医醇■义》“温经养荣汤”之意创设的补益温通方,临床用于治疗以瘫痪为主的痿证患者,疗效卓著。笔者运用该方治疗了以下肢功能减退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5例,取得满意疗效。
   
    补益温通方组成
   
    桂枝5g,白芍9g,红花5g,生地9g,砂仁2g,熟地9g,鹿筋5g(先下),当归9g,川芎9g,苁蓉9g,杞子9g,川断9g,党参9g,鸡血藤9g,三七粉4g,陈皮5g。上药水煎之前,先将桂枝与白芍互炒,红花与生地互炒,砂仁与熟地相拌,然后取水500ml煎煮。每日1剂,每剂2煎,煎后总量约300ml,分早晚两次口服,连续用药8周。
   
    临床资料
   
    一般资料:15例均为门诊病人,其中男性6例,女性9例;年龄最大73岁,最小42岁,平均56岁;病程最短6个月,最长2年。有6例完全不能行走,日本整形外科协会(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,JOA)下肢功能评分为0分;在地上行走需手杖或帮助者5例,JOA下肢功能评分为1分;上下楼梯需手杖或帮助者4例,JOA下肢功能评分为2分。
   
    诊断标准:根据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[1]:(1)具有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;(2)核磁共振显示颈脊髓受压。
   
    病例纳入标准:符合诊断标准,所有患者都有下肢功能减退症状,且JOA下肢功能评分在0~2分之间。
   
    病例排除标准:(1)排除肌萎缩侧索硬化、椎管内肿瘤、末梢神经炎等其他疾病;(2)属脊髓型颈椎病,但JOA下肢功能评分在3~4分之间。
   
    治疗结果
   
    疗效评定标准:按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制定。治愈:下肢无力、不稳、发抖、腿软、易摔倒等症状消失,行走完全正常,不需扶杖或帮助,JOA下肢功能评分4分。好转:下肢无力、不稳、发抖、腿软、易摔倒等症状减轻,能够行走,JOA下肢功能评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分以上。无效:症状无改善。
   
    结果:共治疗15例,治愈5例,好转7例,无效3例,治愈率33.3%,总有效率80%。6例瘫痪病人中有5例已能行走,其中3例JOA下肢功能评分增加了1分,2例评分增加了2分。疗效满意。
   
    讨  
   
   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严重的一个类型,临床上以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为主,中晚期大部分患者都会影响下肢运动功能,甚至引起瘫痪。根据现代医学研究,该病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包括发育性颈椎管狭窄,颈椎的退行性改变,机械动力因素,脊髓的血供障碍和交感神经作用[2]。好发于四、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,西医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。但笔者觉得大部分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后症状多会改善,甚至治愈,从而避免手术之苦。施老认为以瘫痪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中医应属“痿证”范畴,由于督脉循行于脊里,与脊髓相合,同时督脉又属脑络肾,为阳脉之海,故督脉空虚,则脊髓失养,从而导致下肢痿软无力,甚至瘫痪。故本病病机当为肝肾不足,督脉空虚,病本属虚或虚而偏寒。治疗上以补益肝肾,温通督脉为主,兼益气活血,祛风通络。方中鹿筋配以肉苁蓉可共奏益肾壮阳,温通督脉之功,为本方要药;川断、杞子温养肝肾,强壮筋骨;桂枝温通疏风,白芍养肝血,两药相炒可使疏风直接作用于肝经;红花活血,生地养血补肝,两药相炒后可去生地之滋腻;砂仁理气和胃,熟地补血益肝肾,相拌则使熟地补肝肾而不呆胃;党参补气扶正;当归、川芎活血消肿;鸡血藤补血行血,疏筋活络;参三七活血化瘀止痛;陈皮理气和中。
   
    参考资料
   
    1  孙  宇,陆琪宏.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[J].中华外科杂志,1993,31(8):472.
   
    2  马利杰.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[J].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,2002,4(2):167~168.
 
上海市中医文献馆(上海,200020)   熊韬
[医药网整理,未经许可,严禁转载]

查看评论[0]文章评论